查看原文
其他

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卢艳芹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1-1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党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实践,不仅以代际间的文化传承促成了中华生态文明观的时代延续,而且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人与自然价值统一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是对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世界观,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意义、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构成生态世界观的整体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文明延续的共同视域,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宏观视域来说就是一种生态世界观,是对人与自然实然关系的客观认知,对自然界的价值和人类价值的共通性给予了界定。

生命共同体理念将自然界和人类价值相统一,实现了世界观的时代变革,促成了“天人合一”从理想走向现实。马克思告诉我们,自然界具有先在性。先在性不仅意味着人对自然的依附,同时也证明自然是人类的归宿。自然面向生命而存在,生命也需面向自然而生,生命是自然界的要素,人与自然只有互通和互动才能达到双赢。自然界具有为生命而存在的内生规律,而生命形式与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信息上的互通与互动关系就是内生规律的表现,其意义是促进万物的生长和繁荣。人类社会虽然具有不同于自然内生规律的价值发生系统,但终归是一种生命形式。这规定了其必须符合自然界的内生规律,并回归自然界价值之中。如果说工业文明阻隔了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那么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世界观将自然—人、人—自然双向关系进行展现并实现融合,使人类价值与自然界价值以生命为媒介实现了统一。自此,自然面向人、人面向自然的双向互动通道畅通,基于生命统一性的世界观形成,单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模式被抛弃,“天人合一”也将从理想中的和谐走向本质统一的实践。

人与自然双重目的的生态价值观。传统文明视域下的价值观以人为目的,“以人为目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其判断是非的尺度。诚然,以人为目的,是人的类本性所决定的。为了“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人类价值选择的首要目标,因此以人为目的具有绝对的正当性。但是,单纯以人为目的的价值观会形成“为我”的行为模式。在此价值观导引下,人的实际行为会造成人与自然互相伤害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需要重新做出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

“环境就是民生”的价值理念将自然界纳入人的目的体系之中,行为上选择了“利我又利他”的模式,人与自然双重目的的生态价值观开启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环境也是幸福”,其价值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加入了生态的要素,是一种自然与人类双重目的的价值观。如果说“以人为本”塑造了人是发展的目的价值理念,那么“环境就是民生”则是在继承这一理念的基础上重塑了人与自然关系,使自然界加入了人的目的系统。将环境与民生并列,本质上彰显了良好的环境与幸福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没有良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以“自然之美”和“人之美”的融合,助力新时代走向生态良好的美好生活。

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生态发展观。传统意义下的发展单纯指向人,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单一的发展观违背了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即人与自然都是物质世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及相互生成的本真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将环境与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了“环境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将环境视为生产力要素,环境评价也就成为生产力评价体系的必要环节。至此,形成良好的自然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就等于获得了物质财富,人与自然协同共进,自然环境和人的发展实现了划时代的统一。

新时代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相协同,发展的内涵得到提升,文明的本质得到彰显。新时代的发展观超越传统人类单向进步的理念,将自然界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共同构成发展的内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观的嬗变。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入生产力目标体系之中,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不仅实现了发展观的更替,更将“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推向“如何和谐”的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思想成果,确立了自然界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双重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双重发展和共同进步。“生态兴则文明兴”是对新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诠释,指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丽中国’视域下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研究”(15BKS1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精彩推

2020年5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列宁及列宁主义在华早期传播新考

中非合作在抗疫中走向深入

探索精神文化考古的时代价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岩  排版编辑:刘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